除塵器的彎頭脫水器
信息來源: http://www.goebeltfamily.com 時間:2018-04-18 14:43:07
除塵器的彎頭脫水器
1.工作原理
彎頭脫水器指氣流僅通過彎頭進行脫水的
設備。
在圖6-122中,通過彎部內液滴的3條軌道 說明3種可能的情況。曲線a和曲線c表示兩個 極端情況,而曲線6是一般情況。曲線a說明離 心力的主導作用。
曲線 a: afr4.exs., B—0
直線微粒軌道: —
與離心力相比:,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。結果 液滴軌道為直線。液滴沖撞在彎部的外壁上,其 沖撞角札為出現直線a所示的狀態,可用增加
微粒直徑c/p和氣體速度忑,以及減少氣體的動力黏度v和彎部半徑= 來達到。
曲線c的特征在于摩擦力起主導作用:
曲線 f.: 9 '—0 ;
圓形微粒軌道::~衡
與摩擦力相比,離辦力很小可以忽略。于是液滴軌道曲線為圓#9其結果是:液滴不沖 撞彎部的外壁,因而不能從氣體中分離出來。當減少微粒直徑和氣體速度忑》以及增加 氣體的動力黏度w和彎部半徑r()=D/2時就會出現此種情況。
曲線6描繪了彎部中液滴運動的一般情況,由離心力和摩擦力兩者確定液滴軌道的形 狀3其液滴沖撞角汍和札。
微粒軌道形狀不受距彎部內壁距離S的影響,當距離S增大時,沖撞角#減小。當S = J時,#為最小值,在這種特殊情況下f'—沖撞角為零。當時沖撞角為最大值并 等于臨界,這是彎部內微粒運動的臨界狀態。
為了高效分離液滴,要滿足兩個條件:
O全部液滴都要沖撞在通道彎部的外壁上,這可通過實驗使S 二0時研究臨界微粒的軌 道,之后改變微粒運動的參數D、d、:、化和(0來實現通道彎部內液滴的沖撞。
②不應產生液滴沖撞的霧化。隨著角/?的加大,霧化的危險增加,所以,當液滴處在 益界狀態時,縮減通道寬度可以減少沖撞角的變化范圍,興識在允許的壓力降條件下通道寬
度要盡量/1%
2.結構外形
彎頭脫水器按其曲線角度不詞,有90°及180°兩種。結構外形見圖6-123和圖6-ll4a進出口處氣體流速,m/s。
脫水器進出口可采取方形或矩形截面。
II)脫水器葉片的設計彎頭脫水器內部葉片的安裝形式種類很多。圖6-123所示為單 片葉片,圖6-124所示為多片葉片。
圖6-124所示之彎頭脫水器,其葉片間距a的確定直接關系到脫水器的脫水效率及設備 的正常運行,一般葉片間距太大會降低脫水效率,太小會造成堵塞。過去設計中一般采用 80~100mm,以后發現葉片容易堵塞,故設計中可采取160~200mm。
圖6-124脫水器葉片上設有排污孔,所脫水滴通過排污孔漏至接水板上,然后匯集到排 水管引出,排污孔的面積為葉片面積的20%~25%,最大可取30%。排污孔寬度應大于 接水板與葉片之間距,根據灰塵的黏結性能不同而異,一般為80mm。
3.彎頭脫水器的技術性能
(1)進出口流速除塵器(如文氏管)出口氣速一般約為15m/s,但其中水滴流速在文 氏管為正裝時約為30m/s。為提高脫水效率,彎頭脫水器人口流速應不大于12m/s,出口氣 流速度應低于入口,可取8m/s。脫水器內的截面流速取5~10m/S。
⑵阻力圖6-123所示90°彎頭脫水器阻力一般為200~300Pa。圖4-124所示180=彎 頭脫水器根據實際使用情況,阻力一般可取300~500Pa。
e.脫水效率彎頭脫水器一般可除去直徑30pm以上的水滴作為第一級的脫水設備. 其效率約為85%~90%。
4.設計注意事項
①在頂吹氧氣轉爐雙級文氏管濕式凈化系統中,第一級文氏管后最忌裝設彎頭脫水器? 應特別注意防止堵塞,應有清理措施和定期維護工作。
為提高系統的脫水效率,當彎頭脫水器第二級凈化設備脫水時,在煙氣進風機前還 應設精脫水設備。
③彎頭脫水器的葉片,應設有水沖洗裝置,以便定期清理。
④彎頭脫水器的側面應設兩個清掃門,清掃門的面積應盡量大一些,清掃門與彎頭本 體間用折頁連接,同時保證脫水器的氣密性,關閉用楔鎖進行固結,以減輕啟閉時的勞動 強度。
相關的除塵器產品推薦: